“不会写的字请查字典,不要喊妈!”“早起自觉洗漱后打开衣柜找衣服穿,不要喊妈!”……在这份“条约”中,张鹿对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10点要求,希望他尽快自立起来,而儿子第一天执行得还比较到位。
心理专家表示,这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等。
张鹿的儿子与妈妈签了《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1
“有事没事,随时被喊妈”
“妈妈,帮我拿下衣服。”
“妈妈,我的水杯在哪里?”
“妈妈,这个字怎么读?”
……
张鹿向记者讲述了最近一段时间的片段。在家办公时,儿子每隔一会儿就会来找妈妈,她连用电脑的机会都没有;当儿子去小区楼下找同伴耍时,也会频繁用电话手表联系自己,让她帮忙拿水、纸巾、防蚊液等物品;还有,儿子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每晚大约10点睡,清晨又早早醒来,“我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张鹿开玩笑说:
“我的耐心都快磨没了,现在暑假才开始一周,感觉快要窒息了。”
2
“为了母子和谐相处
定下条约”
想到之前看过一篇育儿文章,其中讲到可以尝试和孩子签协议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张鹿便根据自家实际情况写了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记者看到,这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总共列明十条,从语文、数学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若干规范,并从7月6日开始执行。内文开头,张鹿写道:“为了暑假期间,母子俩和谐友好相处,特制定此《不要喊妈》条约。”
学习方面,张鹿和儿子约定,遇到不会写的字、写日记、阅读、不会的题等等,不要喊“妈”。生活方面,洗漱、穿衣服、吃早饭等,也都不要喊“妈”,都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等爸爸回来喊“爸”。
《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拟定好“条约”之后,张鹿把它打印出来递给儿子,原以为儿子会不太接受,没想到对方看了一眼竟然同意了。最后,母子俩签上自己的名字,注明日期,还按了红手印。
3
“七八岁正是培养独立性的时候”
到了7月7日,《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正式实施”第一天,张鹿告诉记者,儿子喊妈妈的次数大幅度减少,对于条约上的约定执行得还不错,平时人小鬼大,性格外向活泼的儿子突然就老实起来了。
张鹿说,有了“条约”,儿子下楼去玩的时候没有再喊妈妈,而且自己拿着水杯和防蚊液下楼了。玩耍的时候,也没有频繁打电话喊妈妈下楼,只问过一次妈妈允不允许他去游泳。“做作业遇到问题时,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喊妈妈了。”
“能自己起来穿衣服,挤牙膏刷牙,自己盛饭吃了……”张鹿说。
儿子的周记
儿子总是粘妈妈,张鹿觉得不好,但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一位同事说,他自己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和“挣大钱”完全不一样,几乎不怎么和父母说话,对父母的事情也不感兴趣。如果他家的孩子像“挣大钱”一样粘妈妈或爸爸,就太好了。
张鹿则说:
“每个阶段的孩子有他们各自的特点,七八岁的小孩正是培养独立性的时候,青春期的孩子则应该有另一套的相处方式。”
她觉得,如果现在不教会儿子如何独立学习和生活,以后可能来不及了。
4
儿童心理专家:
父母应做到“该放手就放手”
儿童积极心理指导师、情绪指导专家潘骥认为,张鹿的《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是不错的选择,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等,也允许求助,因为求助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潘骥指出,
有一点家长可能需要注意,如条约最后要求只能喊“爸”,不要喊妈,这就不是从理智的角度出发,“所以这里其实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是爸爸的家庭教育参与程度。”
父母应该做到“该放手就放手”,但有时候又往往很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