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3330|回复: 1

【家乡美景】大明湖

爱车 : 悦动

发表于 2013-7-20 08: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化地理
历史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明湖湖心历下亭岛为著名海右古亭。唐代诗人杜甫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与书法家李邕在此欢宴,杜甫即席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诗句,历下亭以此而名播天下。北岸铁公祠为纪念明兵部尚书铁铉而建,他曾固守济南,抵抗燕王,后兵败不屈被杀。南丰祠为纪念宋代文学家曾巩而建。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任齐州(即济南)知州,他修北水门,治理明湖水患,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大明湖四怪
久居济南的人,几乎都知道大明湖里有“四怪”——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但随着科技的逐渐发展,大明湖的四怪之谜也逐一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唯独“青蛙不鸣”这一怪,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答案。
大明湖的四大谜,由来已久。明末的左诗坛巨擘王象春,就曾经在自己所写的《齐音·大明湖》中有过详细的记载——“湖在城中,宇内所无,异在恒雨不涨,久旱不涸;至于蛇不现,蛙不鸣,则又诞异矣。”后该文又被清朝人收录在《历城县志》中,应该是较早对明湖四怪提出的文字记载。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困扰着古人们的四大谜已经有三个被我们解开了谜底。所谓的“蛇不现”是因为大明湖内的水鸟众多,使得蛇类很难在其中生存下去;而“恒雨不涨”,则是因为大明湖的出水口众多,当水涨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流了出去;至于“久旱不涸”,则是因为大明湖的湖底为质地细密的火成岩,致使源源不断流注湖中的泉水不能下泄。但是对于所谓的大明湖里“蛙不鸣”之谜,时至今日仍无人能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面对这个奇怪的蛙不鸣之谜,济南民间又有什么样的说法呢?
在济南民间,对于大明湖的蛙不鸣蛇不现的奇怪现象,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已被证明系后人杜撰。大约是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济南,游览了趵突泉、千佛山等名胜后,于中午来到了大明湖畔的历下亭休息。真龙天子降临大明湖,自然也就惊动了大明湖里的各路神仙,于是百蛙齐鸣,众蛇会聚,大明湖上空更是鸟飞虫跑,一众生灵都希望能够一睹天子龙颜。但已经非常疲惫的乾隆皇帝此刻正想休息,偏偏窗外的蛇啊、蛙啊、鸟啊的不知趣的在这里凑热闹,于是龙颜大怒,一拍桌子,颁下一道圣旨,命令:“蛇归洞,蛙不鸣。”众生灵见龙颜大怒,于是立刻慌慌张张的溜掉了。从那以后,大明湖里就再也见不到蛇了,也听不到蛙鸣了。
交通
到达大明湖的市内公交车线路众多,附近有大明湖站,大明湖南门站等。无地铁。
公交
到达大明湖的市内公交车线路众多,到达南门、东门、北门、西南门的车都有。
乘坐以下线路车均可到达:K98路、K91路、K54路、6路、11路、14路、30路、31路、33路、36路、37路、41路、63路、83路,此外还有旅游66路车。
美食
碧筒饮
碧筒饮是我国古代情醇典雅之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古人用荷叶为酒杯饮酒的一种传统的习俗,当时称之为“碧筒饮”,而碧筒饮的发明者正是济南人。
冰糖莲子羹
特选大明湖优质莲子芯,配以银耳加以烹制。莲子,是一种药用和食用价值都很高的营养保健品原料,被誉为“莲中人参”。
实用信息
公园主要游览点有牌坊、遐园、稼轩祠、铁公祠、历下亭、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明昌钟亭、明湖宝鼎、曾公画壁、湖心百米大型喷泉等,其中历下亭、铁公祠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园每年举办多种游园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动和花卉盆景展览、奇石展等。
明湖秋月历亭秋风钟鸣蛙静沧浪荷韵 秋夜在视野开阔的大明湖岸赏月,历来被视为一种良辰美景。此时,湖平如镜,清风拂面,柳枝轻摇,荷香浮动,一轮明月渐上中天,清辉似泻,波光飘渺,恍若置身仙境,美不胜收。清代任宏远曾有诗曰:“贪看明湖忘归路,敲碎钟声月色黄”。每当月夜,水色与月光竞爽。皎皎明月,放出朗朗清辉,湖水如镜,闪烁莹莹银光,那圆月的倩影,坠落“镜”中,越发显得俊秀。这时,明湖的景色,比昼间更为好看。天色依依清淡,有一种朦胧之美。那森森历下亭,酷似蓬莱,那巍巍汇波楼,犹如月宫,那茏茏树色,暗送诗韵,那郁郁荷香,深藏鸥梦。
距大明湖南岸不远,水中有一小岛,岛上有亭名历下亭。其前身为客亭,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在北魏郦道元著的《水经注》中,大意是,泺水北为大明湖,西即大明寺,东西两面则湖,湖上有亭名曰客亭。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天宝年间,杜甫与北海太守李邕在此宴饮,杜甫即兴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中的历下亭即客亭,并沿袭至今,被称为中华古亭之一。亭周围有名士轩、蔚蓝轩、御碑亭等建筑,古朴典雅,错落有致。这里风景秀丽,历代文人多有赞美,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有《古历亭赋》云:“茏茏树色,近环薜荔之墙;泛泛溪津,遥接芙蓉之苑……金梭织锦,唼呷蒲藻之乡,桂楫张筵,容与芦荻之岸;蒹葭挹露,翠生波而将流;荷芰连天,香随风而不断;蝶迷春草,疑谢氏之地塘,竹荫花斋,类王家之庭院。”这便是历下亭景色的逼真描绘。

在南丰祠晏公台上有一钟亭,亭内悬一古钟明昌钟亭。该钟始建于金代明昌年间(公元1190-1196年),高2.3米,口径1.7米,厚0.13米,重8000公斤,悬挂于6米高台之上。每当夜幕降临或晨曦时分,圆润雄浑的钟声响彻云霄,经曲岸水面回荡互激,与周围苍烟暮霭、水树应和而构成一种意境。由近及远,绕耳不息,使人听后心明意净,恍入梦境。与金钟鸣响相对应的是蛙声寂静。大明湖有“蛇不见,蛙不鸣”的传说,这是一大生态之谜。每逢盛夏,护城河及北园一带蛙声舔噪,响成一片,而大明湖内却无一声蛙鸣。这一鸣一静形成鲜明对比,乃大明湖一大特色。

明湖北岸有一庭园:铁公祠,面山傍水,绕以长廊,湖水穿渠引入亭中。小沧浪亭居园中临湖处,建于1792年,三面荷池,境界清幽,这里有古人诗词碑刻等墨宝多处。《诗经》中曾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诗句。登亭四眺,全湖在目;晴明之日,可见十里之外的千佛山。每逢夏日,池中荷花盛开,花瓣重重叠叠,花色淡粉娇嫩,清香弥漫,给人“沧浪访古贤,荷香绕画梁”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0 16: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济南的美景   我们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