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查看: 22592|回复: 0

修理工要完成的四个过程

发表于 2011-9-20 14: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社会对于缺少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认识已经开始了,于是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学习层出不穷,据统计,现在全国含有汽车类维修专业的院校约5700所,什么概念呢?每个省(直辖市)约180所,但是很不幸,众多的毕业生会发现一个“事实”——毕业之后不会修车,所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做法:学校学习理论,修理厂进行实习,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想法非常好,但是错了,错在哪里呢?现在的修车,很多师傅都不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因为汽车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将这些维修技术工人所掌握的知识抛在了后面,导致师傅的知识追着汽车跑。又因为年龄、知识结构、社会层面等原因,距离不会很快缩短,而学生们没有实践经验,又有很多理论毕业之后交还给了老师,所以现在应该有这样一幅图画:

师傅们在奋力追赶飞速的汽车,师傅的侧面跟着一群有朝气的学生,真正谁能够先追上汽车,要看耐力(持续学习力)和个人眼中的目标。
所以很多学生毕业之后的感觉就是学校学习的太“理论”了,与实际差距比较大,这种情况在一些有着传统教育体系的学校尤为明显,以至于这些有着丰富理论的学子们到车上之后找不到“进气管”、“排气包”。于是很快就会出现修理厂和学生双方都不满意的结果,最后依然是“人员短缺,技术低下,修车靠猜,好坏试换”。那么,如何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呢?所有问题的着眼点依然在“人”,只要学员们真正发现自己,结果肯定会柳暗花明。

很多学员(尤其北方)在毕业之后的目标都是到一个好的企业实习,学习高级技术,甚至有的人会说:不给钱也没关系,只要能够学习技术,再苦再累也愿意,但是大家感觉实际结果总是与目标有差距,其中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一天都是保养,学不到什么技术。于是,人员流失,技术不精,最后可能不再从事汽车修理工作,那个在心中非常美好的梦想也就全没了。实际上仔细想一想,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如何真正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最关键的一环。

每一个人在刚刚工作之初一定要经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层次递进,几乎没有省略,能够想到、做到的一定会事业有成。
第一阶段:执着的学习期,这一阶段的典型特点是:见到一个好的维修企业、4S店、好的大师就想全身心地投入,甚至会有“非此处不去,非此师不学”的态势,很有“想当年少林寺拜师学武”的风格,这时候很多人都会说:“只要让我在这里学习,不用付工资,只要吃住就可以”。其实仔细问一下自己:这是真的吗?不要急于肯定,只要给你一种假设,大家就会立刻明白前面提到的“真正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最关键的一环”的含义,这种假设是:和你一起的学员,他每月挣500,而你每月不但一分没有,还要干很多最累的、最脏的、最没技术的工作,作为刚入厂的新学员,你会怎么想?大多数肯定是一肚子怨气,最后一跺脚留下一句话:“这么不挂牌,我不干了!”

这个假设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是实际上,很多干了两、三个月的员工逐渐就会产生这种思想,我倒想问一问:原来的志向哪里去了?原来的豪言哪里去了?技术就是这样,在你心态对的时候才有可能学到,才真正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起身……”的真正含义。所以,每一个刚刚进入修理厂的人一定要经过这一关,真正地认识自己所想与自己所做的是否吻合。

第二阶段:技术比较有成,逐渐走入师傅的行列。这时很多人都会犯一个通病:想少干活多挣钱。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无可非议,毕竟人是有惰性的,而且也比较自私。任何时候,企业中的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逃避规则、“贪图私利”的内在冲动,如尽可能地偷点懒,早上晚来几分钟,晚上早走几分钟,又比如在团队的协作中出人不出力(经典的例子是,有一个车子陷进泥里了,所有人都去推,你也去了,但只是装装样子并不出力,而最后在领导表扬的时候还希望得到领导的赞许)。

这个阶段最多见于工作两、三年的员工身上,最终的结果是:二、三十年之后回首才发现,自己仍旧在原地踏步,或者已经换了若干个类似的工作岗位。如果要有所发展,一定要看清自己的“罪恶本质”,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因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如果不调整好心态,你将很难进入第三阶段,人生的目标也就很难实现。而且你会成为一个公认的“小气鬼”、“奸人”。

第三阶段:良心的对撞阶段。这个阶段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干多少活挣多少钱”的心理,而且工人可能会因为某一个原因自愿加班、自愿工作,不需要有人督促。尤其是刚长工资之后,工作很卖力气,不计较。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老板对我的付出要认可,物质上、精神上的给予与我的付出要成正比。修理工这种心态很多,因为实际上汽车修理工作的独立性质很强,而且工作成绩很好评价,这就要求“老板和工人”都对对方的付出有一个基本的肯定,不要出现彼此的不信任。企业应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奖励分配体制,让大家能够感觉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同样作为下属的员工也要“体谅老板,有很强的责任心”。这才是在汽车维修企业大家愿意见到的结果。

第四阶段:在工作的时候,除了钱之外还能够获得什么?这个问题恐怕很多人都想过,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呢?因为总是当局者迷,关键时刻总是忘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金钱有了一个基本保证之后,很多人就把眼光放在两个位置:金钱和被认可。看钱者有之,所以大批的贪官污吏在微薄的工资单背后住得起别墅,开得起名车,养得起“二房”,输得起钞票;还有些人心里总是有一个伟大的构想,哪怕这个构想就是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一代名家”。所以大家如果没有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可达到的目标,工作起来可能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终日觉得无所事事,工作不如意,甚至于很多时候把“没意思”三个字挂在嘴边,总觉得这件事情不归自己、那件事情不该自己干。其结果不仅输掉了整个锻炼的机会,还失去了很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人品、经验、阅历、方法、技巧、网络、信息、机会……。很多别人失败的经验是我们在汽车技术上取得成功的最好的老师,当看到10家企业倒闭的时候,就应该学会第11家企业如何避免失败,“旁观者清”的同时还要学会“如何自明”。

中国的企业有一个奇怪的“一千万现象”,就是说,民营企业很多都在“一千万”利润上下徘徊。究其原因,恐怕很多原因是因为人吧,一个人才的链条“找人——挖人——培养人——考核人——用人——管人——留人——走人——再找人”困扰着很多老板,中间还要加入:“怀疑——防备——攻击——鼓励——诱导——教育——献媚”等诸多内容,着实让很多老板没有精力经营创造1000万产值需要的人力。所以,“人手不够”是很多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的结症。在这里,如果企业家们把修理工都教育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恐怕自己的工作量也减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