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楼主: 有你已足够

被丑化了的河南人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河南人经济情况的好转和国家长期“打拐”斗争的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的事件在河南已经不多见,笔者也始终相信,这一现象终归会像先前中国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鞋,走进历史的烟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艺谋的影片很叫响,据说他的影片是专门用以在国际上获奖和捧角儿的。但也有人批评其不少片子是拿中国人的丑陋、揭中国人的伤疤给好奇的外国人看的。“拐”也许就是河南人身上的落后的“伤疤”,在电影中以高于生活的艺术来拿河南人开涮,将这类“伤疤”给身为同胞兄弟的观众展示,就似乎有点相煎太急、歧视河南人的味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河南人的“骗”,坊间也流传了不少段子,其中“言简意赅”的要数此段:“火车在途经河南时发出的声响是:骗死你、骗死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一则也可算是此类中的代表作:某外国著名魔术师在全世界巡演一生,成为一代名师,从没有人能看透他魔术中的奇巧。不久前他首次到中国表演即到了河南,他集其一生魔术表演的精华登台献艺,谁知从头到尾,他的每个魔术刚一表演,就被观众喊破,最后被轰下舞台。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观众中一位8 岁的小孩儿不屑地告诉他:你这点把戏蒙谁?不知道俺河南人都是骗子的师傅。魔术师闻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感白活一生,遂在嵩山下买处宅子,拜这个小孩儿为师,重练河南“新派魔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骗也是历史悠久、很江湖的一种手段,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此类恶行就很难绝迹。就骗的种类来说,有大骗、中骗和小骗。在中国的土地上骗的伎俩和规模在不断变化、增大,已从古时的骗两个喝粥的铜钱,早已发展到今天骗数额动辄L 亿的国有资产和增值税。河南人骗子不少,笔者也不下几次地被形形色色的骗子愚弄,对此也是深恶痛绝,但“骗”就是河南人的特性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目前社会上流行的段子或其他类型的描绘河南人“骗”特性的“艺术”形式中可以看出,人们“虚构”的河南人行骗的特点大抵有三:一曰层次低。比如有人说河南的城市里“满街都是骗子”,其中便含有河南人行骗的手法很原始和低劣,大都采用江湖千百年来“移花接木”、“偷梁换柱”的术士手法,地点也都在街市上,这些骗子似乎与路边算命的和玩小魔术的渊源很深,形式也不过是如“上访无钱”、“逃荒无粮”式,或者高级一点搞点“易拉罐获奖”、“路边拾遗与行人分享”之类的骗术,与当今大都市里的高科技行骗形成巨大反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曰规模小。大都是小打小闹,也即河南土话“骗小孩儿糖吃”。比如有段子这样说——“河南骗子胃口小,过去很多人自称逃荒、上访骗取别人一点同情外加一斤粮票,改革开放20年了,现在也还是骗两块钱转身就去买包谷酒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曰胆子大。在流行的段子里,河南人行骗的对象除了商人、工人和农民,还有外星人、美国总统和自己的骗子同行。这一点一句顺口溜可以为证:一个萝卜刻个章,拿上印盒骗阎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车 : POLO

发表于 2013-1-22 23: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当说,段子里所描述的这些特点对于河南少数骗子来说似乎有点“人木三分”的味道,但段子的对象往往都是全部的河南人,这就有点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